杭州日报讯 南湖烟雨浩渺,一艘红船承载开天辟地的精神火种,驶过百余年波澜壮阔。当这火种撒落于新时代的希望田野,便点燃了乡村振兴的“燎原之势”。杭州,“千万工程”的源起地,多年来在深化这一伟大实践的征程中,也将“红船精神”的内核深深镌刻于田野阡陌,铺展出一幅“千村引领、万村振兴、全域共富、城乡和美”的壮丽画卷。
破局开新
擘画城乡融合新图景
暖阳穿透清晨的薄雾俯照大地,唤醒杭州大地正在沉睡的村庄。在建德之江村,老渔夫唐玲珑挥臂撒网,镜头定格处,恰似莫奈笔下的江南梦境;在萧山梅林村,村民们在智慧跑道迎风而行,消耗的卡路里实时显示在屏幕上……这幅村美人和、业兴民富的画卷,起笔于20多年前的“千村示范、万村整治”工程。
开天辟地、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“红船精神”的灵魂和核心力量。杭州将这份首创之志化为“千万工程”持续迭代的澎湃动力——
2003年,杭州以“一村八项目”为笔,率先在之江大地上勾勒“污水治理、垃圾处置、村道硬化”等示范村雏形。
2007年,杭州又首创将整治触角向大交通延伸,使高速公路蝶变为连通城乡的“景观大道、生态长廊、惠民之路”;同时,在全省创新推出“全域景区化”理念,精雕细琢中心村、精品村、风情小镇、历史文化村落,串珠成链打造精品线路、精品区块,形成“点上出彩、线上成景、面上美丽”的大美格局。
2023年,杭州出台《深化新时代“千万工程”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杭州范例行动计划(2023-2027年)》,推动新时代“千万工程”再出发再深化再提升,目标到2027年,在全省率先建成一批基础设施配备齐全、整体风貌协调有序、彰显杭派民居特色、诗画江南乡村韵味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……